农家记事_分卷阅读42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9 (第2/4页)

滋味儿的。

    一整个黄梅时节,不光是相对而言,前期湿度大,但因着往往“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的缘故,温度上头还算帮忙的莳天也好。还是后期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温度却在进一步攀升,以至于百物霉腐的梅天也罢。

    总之从“入梅”,到“出梅”,都会叫花椒觉得神烦。

    闷闷闷、潮潮潮、霉霉霉、烦烦烦,有时候肠胃还要造造反……

    根本没法儿去悠悠然地体会诗词中,不尽穷愁,惟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还有梅雨入雾的褒贬喜怨的意境。

    倒是完全能够体会甚的叫做“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湿菌生枯篱”,尤其是后一句“润气醭素裳”,花椒真的是深有体会的。

    甭说是在乡间黑洞洞、长满青苔的老宅子里了,就是在小辰光曾经住过的老城区临河结水珠的老屋中,黄梅天时亦是可以见到这般景象的。

    实在是太过形象,太过逼真了。

    把花椒满肚子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话儿,就这么活泼泼地展现在了她的面前。

    以至于花椒一度非常崇拜这位关心现实,了解农家生活,并提倡了让她一直以来都受益匪浅的平淡艺术境界: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的宋诗“开山祖师”——宛陵先生。

    当然,时至今日,也是一样的崇拜。

    毕竟不管前世也好今生也罢,小园台榭、亭台楼阁的世界,对于花椒来说,都太远太远了。

    而且她如今所熟悉的,又正是楝花清香、高柳乱蝉、鱼动新荷、蛙闹燕喧的自然环境。

    不过,今生花椒长到九岁,经历过至今历历在目,并将铭记终生的“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