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2 (第2/4页)
溜地转,已经开始四处打量寻找稻穗了。 花椒看着熟门熟路的两个小东西,就笑着问他们两个:“你们怎的过来的?你们爹娘知道吗?” 两人齐齐点头,小小子就道:“我爹带我过来的。” 还道:“我爹说了,我以后也得跟着秦先生做功课,所以得过来帮忙才成。” 小丫头一壁点头一壁已是赶忙咽下了嘴里的桃酥,却是小小声地道:“我也会拾稻穗,我也想识字。” …… 花椒这才知道,这么些陆陆续续赶来的老老少少的乡邻们,都是特地赶过来给他们家搭把手的。 都是乡里乡亲的住着不远,家里的田地相互之家更是背靠背或是面对面的多,如何不知道秦家的景况的。 七十余亩的田地,这些年来,秦老爹领着秦家兄弟,农忙时再加上三五忙工,照样精耕细作。 一年到头的,轮种春花秋禾。 只要老天爷赏脸,历年收成都不错。 春花多以小麦油菜为主,秋禾则是以水稻为多。再加上因地制宜的点些豆子杂粮的,阖家的嚼裹大多从这地里出。 一年两季忙,夏收时忙着割麦插秧的。如今秋收,自然又得忙着割稻种麦的。 再加上打谷扬场,以及深耕整地、清理水渠这些个为着春花播种做下的准备,一整套活计捋下来,待到稻谷归仓、春花下播,秦家最起码也得忙上月余光景。 若是搁在往年还则罢了。 秦家的子弟俱是出了名的能干肯干,再加上往往秦老爹还会再请上好几帮工,赶在入冬之前,总能把地里的活计井井有条的料理妥当。 只是今年这天,饶是再懂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