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五章 林老参与的项目 (第6/10页)
振。 “我们在仿制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不过都被我们一一克服了。”周国振说道:“我们毕竟有生产轰六的经验,而且我们也有了不少的先进技术,比如说飞机的起落架,在以前的时候,我们需要用焊接的方式来制造,现在,随着我们国内已经有了八万吨的模锻压机,我们已经可以整体锻压了,再加上我们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制造出来的质量比老毛子的还好。” 上次在协调运二十的研制过程中,秦涛就听唐长虹说起来了起落架的问题,当时他就决定了,咱们自己搞,世界最大的是7.5万吨的,那咱们就造个八万吨的出来! 毕竟,己方要造大飞机,就不能没有这种东西。 当时虽然耗费巨资,但是对国内的大飞机的发展来说,是有很大的好处的,现在,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在测绘仿制图-22m的时候,飞机的起落架直接就能整体锻造了。 哪怕就连老毛子的伊尔-76,都是分开锻造然后焊接到一起的,己方的起落架终于是整体锻造出来的了,这样的强度自然会更高,寿命也会更长。 “还有飞机的整体大梁,我们也是可以用这个模锻压机给整体锻压出来的,在运二十上,已经用上了这种工艺,我们的轰炸机也一样,很多部件都上去压一下,质量就能高很多,不过,要说最让咱们骄傲的,还是那个翼盒。” 由于林老已经退休,不再主持这些工作了,所以对这些情况知道的并不多,而秦涛平时工作繁忙,也没有太多关注,以至于到了现在,秦涛才第一次听说这些领域里的进展。 凡是可变后掠翼的战机,都需要一个翼盒,这个翼盒就像是一个套子,包裹住里面的转轴,这样避免外露,也能起到空气动力学的作用。 和其他飞机相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