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戏明 第39节 (第5/6页)
兼优的。 京师的北国子监情况稍微好一点,但也没好到哪里去,需要整顿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文哥儿不清楚这些情况,只觉看着占地面积媲美后世大学的国子监很是感慨。 这地方本来应该可以培育无数为国效命的英才,也不知为什么会变成他爹说的那么糟糕!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呢? 文哥儿想不明白,只能乖乖跟着谢迁他们在国子监里溜达起来。 杨廷和到了自己母校,话倒是多了起来,着重给文哥儿和谢豆介绍国子监图书馆的方位。 国子监是有自己的官方出版社的,不过北国子监刻印的书很少,无非是经史之类的(其他书不好过审)。 倒是南京国子监那边收藏的书版(雕版印刷用的)很丰富,全都是当年朱元璋建立国子监后各方人士献给国子监的,家底非常丰厚。而且如今南京国子监远离京师,书籍审核宽松许多,官方刻印的书也就多了。 不过虽然书版收藏方面略逊一筹,要论真正的藏书的话,北国子监也不输给南国子监。 到底是天子脚下的最高学府,总不能书都不能让学生们读个痛快吧? 文哥儿听杨廷和对国子监的藏书如数家珍,也被提起些兴趣来,特意跟着杨廷和过去逛了一圈。 比起后世各省市都有的图书馆,国子监的藏书不算太多,不过已经算是文哥儿如今见过的最多书的地方了,光是杂书就有六百多卷。至于那些科举要用的正经书,那更是成千上万了! 文哥儿被琳琅满目的图书晃花了眼,想想自己现在光是一箱子启蒙用书就读得脑壳痛了,不由又唉声叹气起来。 谢迁瞅他一眼,问道:“怎么对着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