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五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五十二) (第1/7页)

    五十、《周易集解》对今本《周易·鼎》卦内容的诸家易说

    1、诸家易说

    (巽下离上)鼎:

    郑玄曰:《鼎》,象也。卦有木火之用。互体《乾》、《兑》。《乾》为金,《兑》为《泽》,《泽》钟金而含水,爨以木火,鼎烹熟物之象。鼎烹熟以养人,犹圣君兴仁义之道以教天下也,故谓之鼎矣。

    “元吉,亨。”

    虞翻曰:《大壮》上之初,一屯旁通。天地交,柔进上行,得中应《乾》五刚,故“元吉,亨”也。

    初六:鼎颠趾,

    虞翻曰:趾,足也。应在四。《大壮》、《震》为足,折入大过。大过,颠也。故“鼎颠趾”也。

    “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虞翻曰:初阴在下,故“否”。利出之四,故曰“利出”。《兑》为妾,四变得正成《震》。《震》为长子,继世守宗庙,而为祭主。故“得妾以其子,无咎”矣。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虞翻曰:二为实,故鼎有实也。《坤》为我,谓四也。二据四妇,故相与为仇。谓三变时四体《坎》,《坎》为疾,故“我仇有疾”。四之二历险,二动得正,故“不我能即,吉”。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

    虞翻曰:动成两《坎》,《坎》为耳,而《革》在《乾》,故“鼎耳革”。初四变时,《震》为行。《鼎》以耳行,伏《坎》、《震》,折而入《乾》,故“其行塞”。《离》为雉,《坎》为膏。初四已变,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