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九) (第8/8页)

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本段里的“长子”应是统帅军队的合法继承人。故“长子帅师”,而弟子是不能帅师的。这是关系着国家权力继承与社会稳定问题,即有谁来指挥军队权的问题。

    “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大君”:指天子,君王。“开国”:是指建立一个诸侯国。“家”:是指诸侯国之下的卿大夫级的封地。“承”:指承继,接受。“小人”:没有名份的劳动百姓。“勿用”:没有份。意思是指建立邦国,继承封邑没有份。

    本段意思是“君王颁布命令,分封诸侯,立卿大夫的爵位,而老百姓却没有名份”。

    总之,本篇是围绕着军事问题而论,也是最早的军事论文。

    本篇里所讲的“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却反映了分封背景,但这里不是说“天子”或“王”有命,而是“大君”,说明周天子衰落了,新兴的诸侯国君强盛起来了。到春秋时期“开国承家”者越来越多了。这说明《周易》的历史背景是与西周后期相吻合。而本篇首句的“师贞”,又体现了一层意思,即军队守正的意思。“贞”当“正”解,即体现军队守正,兴正义之师。这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进步思想。

    《周易·师》一文无疑是围绕着军事战争这个话题进行的论述,许多军事上的思想观念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特别是《师》里所论的“丈人吉,无咎”(有军事才干的人帅领军队,才没有危险),“师出以律,否臧凶”(出师全凭纪律,不遵守纪律,就会失败),“田有禽,利执言”(打仗首先的是知己知彼,如何知己知彼,就是信息的掌握),这些军事观点对今天来说仍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