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二十一) (第2/7页)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荀爽曰:五者,帝位。大君,谓二也。宜升上居五位,吉。故曰“知临,大君之宜”也。二者处中,行升居五,五亦处中,故曰“行中之谓也”。 上六:敦临,吉,无咎。 荀爽曰:上应于三,欲因三升二,过应于阳,敦厚之意,故曰:“敦临吉无咎”。 2、易说批判 《周易集解》对今本《周易·临》卦爻辞所编汇的注释共有三家,即虞翻、郑玄、荀爽,其中汇编虞翻的注释最多,这三家皆是“汉象数”穿凿附会《周易》文辞者。 我们通过这三家包括最早注释的《易传·象》,看对所谓《临》卦的注释,皆是以“象数”去解释所谓的卦爻辞,也不过在解释时所用“象数”多与少而已。 如对“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这一爻辞内容,最早《易传·象》的注释是:“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这里的“行中”说法,是从卦爻位上得出的说法,这相对于“汉象数”易学却是有所不同。 而荀爽的注释就不同了,荀爽完全用“象数”去穿凿附会那些文辞(所谓的爻辞。为何用“所谓”,因《周易》一书的文辞,原初并不是用来算卦的,也并不是卦爻格式,是后来史巫的篡改所成)。 荀爽对所谓这一爻辞内容的注释是:“五者,帝位。大君,谓二也。宜升上居五位,吉。故曰“知临,大君之宜”也。二者处中,行升居五,五亦处中,故曰"行中之谓也"”。 这种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