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烟云之崇祯二年_明末烟云之崇祯二年(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末烟云之崇祯二年(1) (第12/30页)

不与东合」,就是不让西部的蒙古和东部的后金联合。

    这样一来,为关宁锦防线增强了很大的力量,而且从蒙古也得到了万余匹战

    马,这些战马刚好弥补了大明的战马不足,在没有两三倍的兵力情况下,不能和

    后金野战的劣势。

    而后金要进攻明朝,要做到两件事情以达到剪弱明军两翼的效果,其一是征

    抚蒙古,其二是降服朝鲜。于是皇太极在天启七年(1627年)的正月初八日

    ,短暂与大明和谈,皇太极命二大贝勒阿敏统领八旗兵五万余大军进攻朝鲜,而

    袁崇焕在这段时间刚好修复和加固城池。后金只到二月,八旗兵就已经渡过了天

    险鸭绿江,攻下了义州、占领了平壤。朝鲜国王李倧仓皇逃出王京,避居江华岛

    ,最后只得屈服投降了后金。这样产生的结果是,皇太极巩固了王权,还降服了

    朝鲜,获得了朝鲜大量的粮饷和众多能歌善舞的朝鲜苗条美人。

    于是皇太极在得到这些巨大的战略物资以后,从崇祯元年到崇祯二年,一直

    不停的避开袁崇焕的防线拼命攻打明朝,但是每一次不是被打败就是被击退,于是

    皇太极更加的忌惮这个蓟辽督师袁崇焕了。

    ※※※※※※※※※※※※※※※※※※※※※※※※※※※※※※※※※

    山海关,城楼。

    袁崇焕的右手握着一支黑色毛笔,在奏折上端端正正的写着字,一笔一划写

    得缓慢而小心翼翼,如同他自己事无巨细的性格一般。

    沾着墨水的笔尖在即将火速送往京师的奏

    疏上游走着,于是一个一个墨字神

    采飞扬的印在了奏疏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