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7 (第3/4页)
起每一回在汴京城中的见闻,不同的大街,不同的节令,不同的风物人情。 有一次,是在混在嘈杂的人群里看上元节的花灯,花灯那么亮,人海那么深,各式各样的悲欢爱恨都沉沦其中,炽热又敞亮,和皇宫的冷清肃穆分外不同。 有一次,是去相国寺内的黄墙底下听雨声,酣畅的秋雨浇在墙角的芭蕉上,檐下有避雨的青衣书生黯然相看,念着什么“潇潇”,什么“遥遥”…… 还有一次…… 落日在长街尽头西沉,一抹抹残阳融入云霞,融入城下,容央提起那桩最惊心、也最狼狈的事,小脸因激动而泛起微红。 “冬日的天黑得最快,大概戌时不到,那条胡同里就已是伸手不见五指了。我只能借着月光无头苍蝇一样地往外钻,一路上,生怕遇上歹人,等钻回大街去时,人都急哭了。” 褚怿拨弄着盛茶水的陶碗,闻言道:“是城西广聚轩外的那条街吗?” 容央瞪大眼睛:“你怎么知道?” 褚怿道:“有一回去过,回来时,碰上一个泪眼婆娑的小姑娘。” 容央心如擂鼓,确认道:“那小姑娘好看吗?” 褚怿含糊:“尚可吧。” “啊……”容央颇为遗憾,“那就不是我了。” 褚怿哑然失笑。那自然不是她,那年她十岁,他十六岁。她在繁盛的汴京,而他在荒凉的边关。 夕阳西下,街市上行人渐寥,老翁把两碗拔刀面端上桌,邻桌坐着的是老翁的老伴,正唱着童谣、哄着襁褓中的孙儿喝米汤。 “灵山卫,灵山卫,一草一木皆憔悴。闻说灵山高千尺,难觅一朵红蔷薇……” 褚怿吃面的动作一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