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6 (第2/4页)
来问问情况?” 官家闻言,凉薄一笑:“你也以为,他二人的血书是在给自己鸣冤?” 崔全海怔然。 官家抬头,把那两片血迹斑斑的布帛扔下去,崔全海不敢动。 官家下令:“看。” 崔全海这方捡起来,垂眼过目后,脸色大变。 “该认的,他们都认了。”官家惫声,语调里有藏着一丝自嘲的冷,“但他们说,他们所犯的每一桩罪,都是替朕、替大鄞的社稷而犯的,他们说他们犯得问心无愧,死有所值……你说,面对这样的遗言,朕该当如何?” 崔全海目光从上官岫那封绝命书上巡过,越看越有心惊之感。 诚如官家所言,两份血书上,根本没有提及“冤枉”二字,洋洋洒洒,俱是在陈述冗兵之弊,养兵之患,甚至于…… “家六合者以天下为心,岂止争尺寸之事,角强弱之势?故圣人先本而后末,安内以养外。人民,本也;疆土,末也。五帝三王,未尝不先根本者也……” 官家开口,一句句重复上官岫和范申的绝命谏言:“欲理外,先理内,内既理则外自安。” “内患之首,褚家兵权。” “褚氏好战,事成则获利于身,不成则贻忧于国。簪缨六十载,名盛三州,一倡百和,应者识枪不识符……” 官家一步步踱至崔全海跟前。 “兵久则生变。” 作者有话要说: “家六合者以天下为心,岂止争尺寸之事,角强弱之势?故圣人先本而后末,安内以养外。人民,本也;疆土,末也。五帝三王,未尝不先根本者也。” —— “欲理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