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节 (第3/9页)
可是去了之后,机缘巧合之下有两个人得知,郑海文之所以执意要来这里,是因为他和这里的酒店老板相熟,他带人来团建,老板给了他一千五百块钱的回扣。 这件事被大家知道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可郑海文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他认为无论是酒店的环境还是团建的地点和项目都符合学校的要求,老板给他的钱并不能成为回扣,只是他替老板介绍客人而获得的报酬,自己并没有私吞学校任何一分钱。 这说法从逻辑上似乎没有问题,而且当时的辅导员也努力让大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这件事也就没有什么人知道。 第二件事发生在那次团建之后,那时候非常多的同学已经开始对郑海文避而远之,只有睡在他上铺的室友于心不忍,还和他有些交流。大二的时候他们参与了一个公益应急救援训练,训练环境完全模拟灾后状态,每个人的供给口粮和水也都有限。在这种状态下,郑海文一个人吃掉了百分之七十的食物,给出的理由是,他无论是搜救能力还是现场指挥,都比他的室友要优秀得多,所以理应占据更多的资源。 如果只是普通评价,很难让人产生代入感,但是这两个例子一出,别说他室友,就连秦以川都觉得这小子的确挺欠打的。他很少看见一个人会自私自利成这个样子,并且还那么理直气壮。 不过这资料给荀言看了,他却觉得郑海文很可能是某种生理缺陷,比如知名度极高的反社会人格障碍,表现出来的症状就包括极端自我和极端利己主义。 以目前郑海文的资料来看,他不像是反社会人格,但大概率也是一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