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62 均田令 (第1/4页)
第三道政令,名为‘均田令’,乃是屈原和慎到日夜揣摩,抄袭……阿不,借鉴了秦国商鞅的创意,再结合楚国当地的国情而推出的变法政令。 这道政令的推进十分顺利,远远超出了屈原和慎到的想象。 此前在熊午良的封地里,农耕活动都是以农庄为单位,在继承封地的初期起到了较大的动员效果,有效地将农户集中管理起来,便于推进熊午良的新型农具如曲辕犁、水车等。 在当初,农庄的伴生物‘民兵’,在面对芍湖盗的侵袭时,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但时过境迁,农庄的模式也应当转变了。 虽然集体农庄通过共用耕牛、铁质农具等手段,大大提高了集体生产力——但是大部分收成利益都被农庄里手腕强硬的氏族所占,并不公平。 自然就会影响百姓耕作的积极性。 如今封地里富得流油,耕牛、铁质农具的价格已经不再高昂,普通农户也能承担,而且曲辕犁、水车等新式工具早已普及……农庄的存在便弊大于利了。 所谓‘均田令’,就是打散农庄,以农户为单位,均分农庄的土地。 用后世的话来说,也可以叫‘打土豪分田地’。 如此一来,利于刺激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刺激财富再分配。 那些普通的农户当然举双手欢迎——而那些曾在‘加盟’农庄之前,便坐拥大量田产的氏族,则十分愤怒。 不过郭氏一族的覆灭近在眼前,也没有哪个人敢顶风作案。 均田令,就这样迅速地推广开来! …… 熊午良乘坐青铜轺车,在封地里大略转悠了几圈。 好一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