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章 经略王在晋  (第2/6页)
了抢手货。    方芸卿心思细腻,她偷偷打听了一番,终于弄清楚了奥妙。    朝鲜向来以小中华自居,对于天朝衣冠崇拜到了极点。看到呢绒之后,还以为是天朝新式的衣料,岂能不垂涎。    再加上朝鲜气候偏冷,厚实保暖的呢绒正好遂了愿。    方芸卿第一次感受到了天朝两个字的分量。难怪那帮读书人都臭屁臭屁的,还真有自傲的本钱!    随后到了日本。情况也差不多,同样受到追捧。    墙里开花墙外香,朝鲜和日本的商路打通,呢绒一下子成了紧俏货。    义州的纺织作坊昼夜赶工。还不够卖的,不得不扩充忍受,增加织机,甚至从大同采购,把晋商的那一份也买了过来。    如今纺织成了义州最赚钱的生意,连带着家里有个织工,就仿佛考中了秀才一般,是倍儿有面子的事情。    盐和呢绒,两个最赚钱的行业摆在大户们的面前。他们几乎不敢相信张恪会如此大方,一个个激动地来回搓手。    “大人,您不是逗我们吧?”    张恪翻了翻白眼。讥笑道:“你们当本官愿意吗?舍命不舍地的东西,毛都白了,还想上蹿下跳的闹,你们当本官手里的刀生锈了不成!摸摸自己的脖子,有没有建奴硬?”    几句话虽然带着讥诮,可是在场人都听了进去。尤其是祖宽之更是浑身哆嗦,鬓角汗水流成了河。    他们总觉着士绅大族是朝廷的根基。法不责众,只要他们抱团,就没人敢来硬的。    可是张恪就是不信邪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