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男儿谁不羡吴钩?  (第1/5页)
    是夜。    秦落衡未眠。    他已经成为了秦人。    不日就会前去学室,学习秦吏应具备的职业技能。    回想这一个月,他有种梦幻之感。    一月前,他还是个亡人。    一月后,却是登堂入室,有了成为秦吏的资格,这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实。    而且......    学室出来的秦吏并不是普通秦吏。    他们相当于后世科班,天然比其他官吏高一档,而且晋升空间也比其他官吏高一大截。    他们有机会进入朝堂,位列三公九卿。    而《内史杂律》更是有明文规定:‘候、司寇及群下吏毋敢为官府佐、史及禁苑宪盗。’    即未入学室进修的普通官吏,不被准许担任掌有重要职能的高级官职,只能做一些低级或者没有太多实权的工作。    在大秦。    凡握有实权的官吏,都会到学室进修。    进入学室就读的好处,也不仅仅只是利于日后为官为吏,在学室就读期间,史子是享有免服徭役等优待的。    这也是为何秦时有大量的士卒、黔首去假冒史子,或者一些就读的史子迟迟不肯办理结业手续的原因,因为冒充史子或者延迟毕业,都有助于他们逃避徭役戍役。    学室内教授的内容大抵分为四类。    习字、行文、军事、算数。    秦朝推行的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在学室内习字,学的自然不是后世的三字经,而是《仓颉篇》、《博学篇》、《爰历篇》等启蒙读物。    习字课想结业,是有明文规定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