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11章齐国霸路的开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齐国霸路的开启 (第3/7页)

物可以通吃所有的交换行为。在齐国,由于大多数国人都与海洋打交道,织网捕鱼,煮海晒盐,因此对小刀的需求颇为广泛,因此曾经一度以刀作为一般等价物。管仲所铸造的钱币也模仿了刀的形状,这就是直到今天还能看到的刀币。后来这种刀币的形制也被燕赵等地采用,由此可以看出齐国繁荣的商业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当然,发展商业固然重要,但在两千多年前,它并不能够完全支撑一个国家的经济。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才是前现代社会经济的重中之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有发展雄厚的农业基础,让老百姓有饭吃,国家才能稳定。随着铁制农具的使用,井田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发展,那么就必须针对新的形势进行农业改革。

    管仲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的意思大致类似于后世所谓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为了发展生产,管仲索性将已经名存实亡的井田制一举废除,承认土地私有化,并且允许土地买卖。这一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土地所有者的生产热情——以前耕种土地是为了国家,现在收成都是自己的,焉有不劳动之理?而且,土地买卖所导致的土地集中也便于新农业技术的推广——这一点很好理解,在井田制下,土地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放头牛进去连转身都有困难,怎么可能拉犁耕地呢?随着井田制的废除,齐国出现了一个农业生产的高潮。

    当然,促进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增加税收。在井田制时代,赋税是通过奴隶和平民对公田的无偿劳动而得到的,但井田制一废除,这个办法显然行不通了——“公家”既没钱,也不掌握奴隶。公家对民众的控制力下降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