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_第1091章 代号,曙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1章 代号,曙光 (第4/6页)

太长的喘息时间,一定会在部署于晋东南战线的第26军主力调往娘子关之前,就对娘子关主防线发动进攻。昨夜8时抵达测鱼镇的日军一定会同样选择在清晨就通过七亘村攻向娘子关。

    要知道,为了让日军减缓行军速度,386旅772团派出三个步兵连沿途不停向日军发动袭扰式进攻,虽然在步兵炮和山炮的威胁下他们并没有太多战果,但却成功的达到了减缓日军行军速度,并让他们相信,在乏驴岭至娘子关之间的茫茫大山中,只有他们瞧不起的“土八路”在驻防。

    第20师团是第一次和第十八集团军接触,但华北日军可不是第一次,板垣师团和协助晋绥军、中央军防守晋北的第十八集团军可是打了足有一个多月的交道了。平型关一战打得板垣征四郎老脸通红,但板垣征四郎对于“土八路”的评价却不怎么高。

    “虽然士兵悍不畏死,但装备低劣”是华北派遣军高层们提及十八集团军嘴角微撇最常用评语。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正是他们眼中这支装备低劣扛着老式汉阳造步枪的军队,在未来的战争中,竟越打越强,人越打越多,成为日本华北方面军最大的心头之患。直到他们投降,那支在他们统治区抗争的部队竟然成为人数还要多于他们的存在,实在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沉迷于装备论的日军直到若干年后才会明白,决定战争走向的,永远不会是武器而是人本身。

    就像七十年后曝光的原华北日军西蒲疃据点的上等兵田中在家信中描写的第十八集团军和地方武装的那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