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4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第5/8页)
遭罪而罢官。” 郭循说到这里,看向魏延,加重了语气: “曹爽此人,不过是纨绔子弟,以喜恶行事,尽失人心。他罢了孙礼之后,竟是派了桓范为刺史,可谓目不识人。” “桓范虽有名声,但性情粗暴,不听人劝,又多与人结怨。” “早年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与徐州刺史起了纷争,竟欲擅斩之,于是被告发免官。” “后幸有薄名,再被举荐为兖州刺史,偏偏又不知收敛,与同僚不和,郁郁不得志。” “此等人物,出任冀州刺史,不过是豚犬守门户。而邺城至上党,山险水恶,君侯何用惧之?” 听到郭循的这一番分析,魏延眉头一挑: “先生知道桓范此人?” 魏延或许确实算得上是一员勐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在大汉也算得上是重臣。 但他终究是出身低微,乃刘备的部曲,跟随刘备入川作战,数有战功,这才升为牙门将。 他能镇守汉中,是因为刘备的破格提拔——当然,事实证明,刘备的眼光确实独到。 只是就算他再怎么勇勐,再怎么受到重用,人际关系始终都是最大的短板。 魏延的矜高,有时未必不是以一种自我保护: 你们不想与我为伍,我亦不屑与你们为伍。 这种态度,在大汉未能冲出蜀地时,或许还没有什么。 毕竟蜀地就那么大一点的地方,又有丞相压着,有些事情自然不用他来cao心。 但到了满地皆是世家大族的中原,魏延对世家错综复杂的关系认识不足的缺陷,就越发地被放大了。 说白了,就不是一个圈子的人,魏延怎么真正可能了解世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