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3章 劝降,离心 (第1/8页)
上党郡长子县,处于上党盆地西南侧,乃是中原三河之地进入并州交通要道之一。 长子县西有发鸠山,是着名神话传说“精卫填海”的诞生地。 县南有羊头山,始祖炎帝在此尝百草,得嘉禾,教民农耕。 自上古五帝之一尧帝的大儿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县名以来,这里一直就是上党盆地的核心要地。 秦统一天下后,将天下分作三十六郡,上党郡作为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就是设在长子。 汉承秦制,近四百年间,长子一直就是上党郡的郡治。 直到董卓之乱后,上党郡治这才移至壶关。 事实上,长子作为上党郡的郡治,可能要比壶关要好一些。 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北可控上党盆地,南可影响高平关、高都县等上党郡南边诸地。 不像处于上党盆地腹心的壶关,虽说可以加强对上党盆地的控制。 但同样的,有得就有失。 相比起长子,壶关作为郡治,对高平关与高都城等这两个关隘要道的控制就不可避免地被削弱了。 作为四百年里,一直都是上党郡郡治的长子,远比一般的县城坚固,而且得坚固得多。 匆匆领军回师的魏延,想要进入上党盆地,遇到的第一个最大阻碍,就是长子县。 它就是上党盆地的南大门。 魏延驻马官道上,遥望着高厚的城墙,脸色阴沉无比。 阴沉中隐隐透着焦灼。 他举起望远镜,看向城头。 超远的视距中,魏延看到了长子城头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让他念念不忘,日思夜想的身影。 “驾!” 双腿一夹马腹,魏延的坐骑就嘶叫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