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4节 (第6/7页)
期。 刘备思索少许,说道:“既是如此,暂让长绪出任尚书令。尚书仆射,不知君可有人选?” 诸葛亮抚扇思量,说道:“臣以为马君季常,费君宾伯,潘君承明皆可继之。” “廖公渊何如?”刘备反问道。 诸葛亮皱眉摇头,说道:“陛下,公渊虽是楚之良才,有兴世业之能。但其秉性高傲,恐会于台中生乱。” “既然如此,让宾伯出任尚书仆射!” 刘备见诸葛亮有异议,当即拍案选定费观,说道:“让仲宣代朕草拟诏书,拜二卿执掌尚书台。” 廖立才干显著,在刘备入主荆楚之后,与庞统一起显进。因才干有所长问题,刘备留庞统在身侧,出任军师。廖立擅长文政,外放出去担任太守。 今下廖立任侍中,按照业绩,廖立出任尚书仆射,其问题不大。但诸葛亮与廖立经常有接触,深知廖立有缺陷。为了人尽其才,将廖立留在刘备身侧,或许是件好事。 “孔明,姜冏是否有书信传来?”刘备问道。 正旦之后,姜冏父子在刘备的挽留下,又呆了半月。直到马超来信询问状况,父子二人才依依不舍拜离刘备。 刘备也非常够意思,自己虽没有亲送,让马良持节,代自己送父子二人到夏口。而姜冏父子回到陇右,接是马超的拷问。姜冏先解释了为什么去往洛阳后,又去南下去武汉。之后向马超传达了刘备待他的器重之情,并能理解马超为什么向魏国称藩。 一番下来之后,马超虽不满姜冏父子先斩后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