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6节 (第5/8页)
地区去。南中有李恢治理,交岭有吕岱坐镇,恰好广琼地区缺少大臣开发。 海南岛疏离大汉多时,李严一心执掌大权,那就借他之力,帮大汉治理好广琼地区,这样也算是造福一方了。 诸葛亮迟疑几许,说道:“李严虽有贪图名利之心,但其有功于汉室。今汉室倾危,不如虑之短,褒其功绩,齐心北伐。当下无故将其贬至珠崖,留居不毛之所,恐有薄待之感,亦会引得非议。” 别看都督四郡名头响亮,李严正儿八经的官职就是南海太守,剩下三郡几乎是蛮夷盘踞之所。今李严从大汉尚书令在没有任何过失的情况下,就被霍峻发配到不毛之地,难免让诸葛亮觉得不妥。 霍峻语气加重,严肃说道:“孔明以身作则,常欲和睦众人,以为汉室大计。然李严无忧国之心,与此等虫豸同事,何能言兴复汉室!” 霍峻与诸葛亮同事多年,早已了解诸葛亮的性格。诸葛亮的政治手段从来不以强硬出名,而是属于团结可团结的政治伙伴。 如拿历史上来说,李严借着辅政大臣的名义,向诸葛亮一直在索取政治利益。而诸葛亮不顾众人的反对,多次厚待李严。希望能用政治利益,去换取李严的支持。 然诸葛亮却忘记了,有些人注定是无法团结。甚至说将这种人吸纳入集体中,实际在破坏政治氛围。故而诸葛亮向李严妥协的结果,则是换来李严为了谋取更多利益,不惜破坏北伐,选择背刺诸葛亮。 论用人上,诸葛亮不如刘备。刘备会因某些事而妥协,但绝对不会心慈手软,除了对亲信外,余者破坏兴汉大业,刘备该杀就杀。 诸葛亮虽执政严苛,但却不喜欢杀人。诸葛亮为权臣,针对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