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1节 (第5/7页)
邳,今当可止矣!” 刘忠将热茶搁下,说道:“都督,下邳常年遭逢兵戈,百姓四散逃离。今不仅下邳人少,且其治下县城户籍亦是不多。我军虽破下邳,但日后如何守住下邳,方是关键之事。” “正臣所言当是有理!” 蒋济认同说道:“都督,淮西寿春未下,下邳位居淮北,其虽以泗水与淮东相通,但如敌寇大军断绝泗口,我军则难与下邳互通。下邳凡是孤立无援,则就有失守之险。” 破下邳不易,欲守下邳更是不易。若将淮河看成整条防线,因寿春没啃下之缘故,南汉的淮河防线,则就是不完整。 因淮河战线不完整,故而才有霍峻致力开发淮东、江北之举,试图将淮东、江北打造成北伐基地。 今下邳凭借泗水与淮东相连,如果泗口被魏军封锁,下邳则就容易与淮东失去联系。一旦失去联络,下邳则就容易沦陷。 当然不是说南汉得到寿春,就能弥补下邳地理缺陷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南北的地理气候的区别开始逐渐显示而出。 南朝北伐常是顺着涡、泗、颍等水道北伐,其水道是为南北走向,这与东西走向的淮水、长江,有非常大的不同。因长江、淮水为南北走向,故而南朝可以凭借河水阻挡北方来敌的入侵。 渡过了淮水,行至河南与淮北地区,因地区平坦辽阔,几乎是无险而守。南朝引以为豪的水师,在上下河流中除了运输粮草的作用外,则就是失去了用武之地。 反观北朝,则可以凭借河北巨大的平原,调集河南豫、兖、青三州之力,趁着水势下降,发兵南征,去与南朝争夺淮北地区的控制权。 这也是为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