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_第57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3节 (第5/6页)

凌兵败身亡,自泗水向东千余里间,无大军强将可用。若霍峻率兵西进,不日将能兵临洛阳,诸君有何高见?”

    面对曹叡的询问,朝堂鸦雀无声。

    少许后,高堂隆起身出列,说道:“陛下,恕臣斗胆而言。臣为泰山平阳人,今臣乡梓被霍峻所据,故有乡人来信。”

    “言霍峻兵入泰山,兵马秋毫无犯,委任州郡长吏,放降归乡劳作,以宽法治城乡,能得百姓之心。故所到之处,齐鲁百姓无不欢迎。不畏项羽之粗治,唯恐敌行汉祖之所为。”

    “今王车骑兵马覆没,洛阳再无余兵可用,霍峻长驱洛阳,国无余兵可用。洛阳如被霍峻所据,则关西不能保存,却不知陛下能往何处?”

    说着,高堂隆作揖而拜,说道:“连年战伐,民不聊生,尸骨曝野,旱蝗临世,国无囷仓,行无裹粮,魏将难存。恕臣斗胆进谏,陛下不如举国而降汉,免苍生涂炭,得裂土分茅,存子嗣血脉,或为正道。”

    曹叡任平原王时,高堂隆为讲师授学。今高堂隆出面劝降,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曹叡着想。

    如果霍峻似项羽那般不得人心,他们或许会转危取胜的希望,但霍峻稳扎稳打,沿途广收人心。即便曹魏能守住洛阳一时,但却不能永久守住洛阳,更别说对手还是战无不胜的霍峻。

    今曹叡如果降汉,汉为了降服中国,赢得民心,必定不会赶尽杀绝,而会封侯拜公。如果负隅顽抗到最后,恐曹叡会身死族亡,汉趁机赶尽杀绝。

    高堂隆此言一出,在场众人脸色皆变。

    吴质指鼻骂道:“无耻儒生,胆敢卖国求荣。今王凌虽是兵败,但国中甲兵尚有二十万,地有数千里之广,如何不能与贼抗衡。”

    “陛下,臣请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