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_第52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4节 (第2/7页)

是必然之事。

    如曹魏早就对尚书台改革,引入吏部、五兵、度支、左民等曹。名称与后世的六部或有些出入,但具体而言其职权与六部制并无大区别。

    尚书台在经历南北朝之后,演变为尚书省。至于中书、门下二省,因曹cao父子忌惮尚书台权利过大,故而设立中书监,即中书省之前身,以侍中、秘书郎分权尚书台。

    南汉虽设秘书监,且以王粲负责。但其目的不是分尚书台之权,而是代皇帝负责起草文书,以及管理宫中侍郎、侍中。

    历史上,曹叡托孤时,改变托孤人选者,正是负责中书监的刘放、孙资二人。及曹爽、司马懿辅政时,因有中书监分权,二人双双加领侍中,以确保二人可以插手中书监之事宜。

    今霍峻、诸葛亮趁着空暇之机,调整尚书台下的架构,与曹魏相比而言,实际上还晚了一步。

    金陵行台方面,霍峻根据其相应之事务,仅会设立部分部、司,以确保能将江东物资集中至金陵。

    在侍从退下之后,霍峻重新持笔,批阅官吏人事转迁名单。因涉及编设六部与年终后的业绩考核,吏部所上报的任官人员名单冗长,霍峻需好好研究。

    “嗯?”

    在刑部人员中,霍峻似乎发现什么,问道:“诸葛蕃为何人?”

    吏部侍郎王祥拱手说道:“禀明公,诸葛蕃为归义士人,其为徐州琅琊人,为诸葛氏之远亲。我军攻破寿春之后,诸葛蕃从青州南下投我。”

    霍峻看向王祥,说道:“据旧时之法,归义士人当受尚书台考核,而后根据才学,委县郡长吏。今诸葛蕃初归大汉不久,怎能骤迁至刑部任职?”

    说着,霍峻微微蹙眉,问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