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9节 (第4/8页)
地位,起兵从者众多,各带甲胄、兵器、弓马前往州郡从军。 颍川士人自投效曹氏起,前中期受重用者,多是荀、钟二人。而后随着曹丕继位,陈群逐渐成为颍川士人的代表人物,与司马懿、孙权三人掌握了曹魏的政治。 在司马懿出镇荆宛之后,陈群、孙权分掌洛阳内外之事。但因陈群根基深厚之故,尚书台多以其为主,孙权为尚书仆射。 初上台的曹叡,彼时欲借孙权之力,插手尚书台之事。结果被陈矫以‘此自臣职分’为由,将其阻拦在尚书台之外。 陈矫这句话若以明清君臣价值观来看,似乎大逆不道。但实际上以东汉时期的君臣价值观来说,陈矫此番言语并无大的问题。 两汉时期,皇帝统治天下,不是独夫专治,而是与臣子有明显的职权划分。皇帝将某件事交予臣下之后,除了臣子干得不好,否则皇帝不太会越级插手。甚至支配职能部门上,皇帝亦不会去插手。 用诸葛亮教授刘禅的话来说,君臣之政,犹如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则君臣之道具矣。君以施下为仁,臣以事上以义。……君以礼待臣,臣以忠事君。君谋其政,臣谋其事。 换一种理解,皇帝可以看成职位,天子可视为一种爵位。皇帝具有自己的职权范围,而臣子亦有职权范围,二者相辅相成,共御天下。 在这种君臣权利分配明确的思想影响下,刘禅实际上可以接受诸葛亮、霍峻的专政。因为在刘禅的价值观下,霍峻的权利属于是他与刘备额外赋予的权利,而非霍峻的强取豪夺。 君臣关系之间的扭曲,从两汉到明清变化非常之大。其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与司马懿所主导的高平陵之变关系莫大。 高平陵之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