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4节 (第3/6页)
宫阶外,刘禅顺着长长的阶梯而下,问道:“仲父,今破魏军可有多少把握?” 霍峻按剑微思,笑道:“退魏军易,破魏军中,破敌而再取寿春难。今江淮形势若如与伯言所言相同,不仅能破魏军,更能后下寿春城!” “寿春者,北濒长淮,东依淝水,南有芍陂,兵家险要之地。是为河南之咽喉,一日不能破,则我大汉一日难图中原。” 刘禅感慨说道:“曹丕率三军南临江淮,凡将能退其兵,便足以令世人称道。今仲父不仅欲破其兵,更欲反取坚城,兵略超群,天下无人可及之。” 刘禅愈发感觉他的皇帝当着真轻松,很多事不用他cao心,不是有仲父解决,便是由相父出面料理。 曹丕大军南下,寻常人估计还在为如何退敌时头疼。而他的仲父不满足退敌,而是寻求破敌,甚至将战略目标瞄向寿春。 霍峻神情淡然,说道:“陛下,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今汉祚偏安南土,据危疆以图自保,非长远之策。既欲北伐,岂能无长远之见!” “欲行长远之策,夫将兵统将者,不可着眼当下而忘全局,反之,不可好高骛远而坏今下之局势。” 因长期与曹魏作战,而非面对零散的割据势力,故而霍峻用兵有习惯,着眼一步,谋划二步,远观三步。甚至会因第三步难以让自己满意,从而根据第三步的目标反推第一步。 一环套一环,唯有先跳出内环,才能从外环的角度去看内环。即从长远战略出发,着眼战术;再从战术出发,推演战略。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 听着霍峻这番半教诲半感叹的话,刘禅多有感触,向霍峻拱手,说道:“多谢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