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0节 (第4/9页)
中骂骂咧咧,说道:“让你安分点,就不听……” “不必了!” 霍峻伸手阻止,说道:“小儿玩闹而已,并无惊扰我等,不必动怒。” 孙子被吓坏了,在那哭着不停。老汉却在那点着头,哈着腰,笑道:“府君仁厚,老汉替孙儿致歉。” “无事!” 霍峻神情温和,摸了摸瘦弱孩童,问道:“前些日战事可有耽搁夏收?” 老农见霍峻和蔼,心中放了下来,又见身侧官吏并无怒目之人,如实笑道:“幸得府君庇护,战事并未波及我等。今岁稻田耕种又是丰收,我等今岁口粮有了着落。若积几年,家中也可攒点积蓄。” 古代农业社会,其积蓄年收非按月算,而是根据作物丰收的年算。经常是三岁之耕,可积一年之粮。而这一年的口粮,并不代表可以拿来花,而是为了预备今后的灾年。以免干旱、洪涝,导致作物减产,家中无粮。 霍峻走到老农的田畔,叉着腰眺望田亩,问道:“田亩算是肥沃,今岁夏收共收多少石粮?” 老农见霍峻有心询问,认真答道:“启禀府君,某家中有我与老妇及儿媳三人,老农能耕种九大亩,老妇及儿媳合耕十二大亩。今岁得稻米七十余石,舍弃耕种之稻种,亦有六十多石。” 汉代大亩与小亩有差,大体是1大亩等于2.4小亩。在南方火耕水耨方便,常常是成年男子可耕种九——十亩。一大亩的稻米播种量约在两斗半,水田产量有分高低,基本在2.5石到4石,皖城的土地肥沃,又有水渠灌溉,大体亩产在3.3石左右。 每人月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