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1节 (第2/7页)
首次向曹魏用兵的诸葛亮,格外的谨慎,今率左右文武亲入营中,视察营寨布置问题。 “仲业,你部久经沙场,今屯兵外垒,需提防魏军夜袭。” 诸葛亮用羽扇指着营垒布置,说道:“每百步设火炬五盆,二十步一盆火炬。兵分五部,一部将士巡视上夜,一部将士巡视下夜。两部将士着甲而睡,一部将士正常休息!” “诺!” 听着诸葛亮的布置,文聘微微皱眉,深感诸葛亮太过谨慎,军中大小之事必要过问,甚至兵马布置比他用兵时还严格,几乎是严格按照兵书上所说的营寨搭建标准。 文聘感觉得没错,诸葛亮自感自己非天纵之才,今时行军布置,几乎是针对可能会发生的事件而布置。 如行军担心遭遇伏击,诸葛亮会将兵马分成多部,其间互相保持距离,且沿途派出斥候,根据地形扎上不同颜色旗帜,以为后续兵马甄别。 下营时,诸葛亮担心会发生连环兵败,则是将每营隔开。即便一营被破,不会影响其他营寨;担心遭遇魏军夜袭,则将精锐兵马布置在外,老弱兵马屯兵于内。 如此缜密的营垒布置,带有诸葛亮非常鲜明的风格,即诸葛亮尽最大努力,杜绝因任何袭击性事件,从而导致大军兵败。 当然如此缜密的营垒布置,必然会带来一定代价。如诸葛亮付出大量精力,以及帐下军士需要付出更多时间修缮营垒。但相比兵败而言,这种代价对诸葛亮而言,完全可以接受。 待文聘受命退下,马谡进言说道:“丞相,我军兵马三万,何不一鼓作气先下新野,再北进宛城。今分兵围新野,而后围堵要道,恐难以建立大功!” “不然!” 诸葛亮笑抚羽扇,说道:“新野虽兵马寡少,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