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1节 (第4/8页)
幸丞相与卿抚恤得当,方使京师肃然。然京师低洼,易遭水没,唯望诸卿深戒洪涝。” 诸葛亮手持笏板,拱手答道:“启禀陛下,武汉周遭湖泊群绕,境内大小湖泽多达千余片。臣已与汉昌尹发吏兵筑堤修围,引水灌江,以阻洪水大滥。且臣已发徭役救济孤苦,修屋建房,晾晒稻麦,以来恢复生产。” 武汉虽位于水路要冲,舟舸穿梭,交通便捷。南方钱粮可轻松汇于武汉,令发可号吴楚兵民。但武汉却有严重弊端,则是地势低洼,周围湖泊湿地太多,非常容易遭洪水淹没。 自刘备迁治所到武汉,武汉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洪水四溢淹没农田的故事。 起初,诸葛亮、潘浚等中枢官吏,为了解决洪水淹城的问题,修堤固坝,开渠引流,不仅暂时缓解了夏季淹城的问题,还灌溉万亩农田。 随着武汉人口渐渐增多,在官吏引导下向低洼地区开垦,则又引起洪水泛滥的问题。诸葛亮则与众吏采用之前的作法,尽量疏导湖泽、河流,加固堤坝,虽是治标不治本,但却是无可奈何之举。 去年,初时汉水四溢,淹没夏口,武汉位于西侧侥幸躲过一劫;今年雨水连绵,长江泛滥,湖泊四溢,武汉难逃水灾,洪水灌城,淹没城外数万亩农田,百姓因洪水而死难者,累计有六千多人。 除了死难的百姓,以及百姓损失的钱财外,南汉国库也受到不小影响。如蛇山粮仓屯有上百万石粮,仍因洪水问题,近半数粮草受潮。今武汉百姓每户都需出徭役,将那些受潮的粮草晒干,尽量减少损失。 “善!” 刘备微微颔首,说道:“荆、江、扬三州凡有遭逢水灾,可免今岁赋税,明岁如常兴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