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_第5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1节 (第3/7页)

岁,不求胜敌,唯望自守险关。”

    “至于朝堂之事,料太妃书信中尽有提及,俣不便明言。望孙车骑、刘军师好自为之,守住穆陵为今下首要之事。”

    “多谢荀使!”

    “不敢!”

    荀俣,荀彧次子。在荀彧去世后,加之荀彧长子荀恽被曹丕所记恨。荀氏一族已无昔日之盛,依靠先辈的旧时之功,勉强位居朝堂之上。

    孙权为了扩展人脉,在京中与荀氏一族关系尚可。今荀俣属于偏向孙氏,否则也不会帮孙璎带信与孙权。

    待荀俣离开之后,刘晔神情不太好看,忧虑说道:“晔献策推将有失,已被陛下告诫。今若非正值用人之际,恐陛下早已降罪责怪!”

    因田忌赛马之策以及张郃用兵的失败,曹叡已没像当初那样器重刘晔。在下达的诏令中,曹叡轻微责备了刘晔,让刘晔继续努力,不要辜负他的期望。

    曹叡的本意或许是敲打刘晔,让他继续努力。但在敏感的刘晔心里,他已在怀疑曹叡是否怪罪自己,且在担心他是否已经失去了曹叡的宠信。

    孙权了解刘晔心态,安抚说道:“君多有奇策,今国中用兵强者,除大司马、骠骑将军二人,仅前将军张郃。君不举张郃,莫非举夏侯楙乎?”

    “诸葛亮初出茅庐,今合司马懿、张郃二人之力,尚不能败之,与君有何关系?”

    盛赞谋士之语,常为算无遗策,但是天下哪里算无遗策的谋士?

    强如张良,刘邦遇彭城之败、被围荥阳时,他在干什么?

    孙权深知史家在传记中常会为传主美化,既然张良做不到算无遗策,那么刘邦为何没有去怪谋士张良?

    因为刘邦深知谋士就是提出建议,需要由君主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