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_第4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2节 (第5/7页)

最强的势力之一。纵是张昭这个带头大哥,亦是积极赞成霍峻经营江淮战略,帮助南汉团结吴地士人。

    经营江淮的战略对南汉而言,一直是赔钱卖买,且投入几乎可以说是巨大。

    马场、城池、移民、粮草、耕牛、甲兵等一系列军政相关项目,无法凭空而建设起来,几乎都是要从吴楚这边出人出钱负担。由于江淮毗邻吴越,负担江淮支出的重担,则就是落到吴越人头上。

    实际上,经营江淮战略早期,江左民间不乏有微弱的声音,认为打江淮没什么必要,要北伐不如从襄樊出击。当然这些声音,还没传到朝廷上,就被张昭、步骘、顾雍、陆逊等人集体压下。

    当然重要的是,吴越士人本身就是南汉的获利者之一,其中大批士人为刘备效力。有付出才有回报,他们尚能接受。

    相比于经营江淮战略,从巴蜀北伐的方案,常遭蜀中士人的抨击。蜀道绵延千里,缺乏水道转运,战兵四、五万人出征,所配备的农夫至少有十万左右,其所影响的是几乎整个蜀中的百姓。

    尤其是数次北伐无果,连续损兵折将,已让蜀中士人多有怨念。他们入伙晚,朝廷中缺少他们的位置,所任者不是荆楚人,则就是吴越人。

    楚人因各种原因,中高官人数多于吴、蜀世人。故而蜀人入朝,对他们的几乎没什么影响。而吴人为了保证己方利益不被蜀人所抢,在朝中常常打压蜀中士人。

    今南汉国中高官,旧益州籍贯者,唯镇北将军黄权,且嘲讽的是黄权、王平、阎蒲等一众中高层官吏在南汉国中,他们的籍贯非益州人,而是梁州人。

    蜀人因晋升困难,及长期被压榨,对从巴蜀北伐多是有怨念,但并非所有人如此,至少得到提拔的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