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金瞳鉴宝_第034章 康熙民窑青花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4章 康熙民窑青花瓷 (第3/5页)

面莹亮中却毫无新瓷的那种火光,给人一种润泽细腻的感觉。

    瓶身通体绘华夏传统水墨山水图案,松石溪泉自成段落,青竹梅花洒雨欲滴,远处山峦用点墨渲染而出,无丝毫描刻之痕,好似泼墨即成一般。

    不怪顾青青一眼看中这瓶子,这种造型精美,纹饰如画的青花瓷可说是人见人爱。

    沈愈常年在古玩市场转悠,但这种繁琐细致而又不杂乱的瓷绘技术,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

    “好画工,绝对的好画工,非几十年的老画师很难有如此超绝的技艺。”沈愈在心里再次惊叹道。

    因为他知道,瓷上落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青花瓷的制作步骤很复杂,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用青花料在瓶坯上绘制各种精美图案。

    在瓷器上作画写字的工匠都是懂绘画书法的,其中佼佼者更是要临摹很多大师级作品,想成为一个瓷绘师往往既要有悟性也要有功底,

    对古代在瓷器上作画的匠人,现在的藏家都尊称为画师,或者瓷绘大师,绘瓷大师。

    但在古代这类工匠师傅并没有什么地位,生卒年,姓甚名谁,师出何处,统统都没有资料可循。

    只是被叫做画匠,画工,很少有人能像字画书法大师那般在各种典籍著录上留下名号。

    现在一件明清官窑瓷器动辄几十上百万,甚至上千万,数千万,但是制作它的人是谁,大家并不知道,也不得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沈愈取出棉质白手套将手心的汗水擦拭干净,方才轻轻将瓶子拿了起来,这观音瓶并不好拿,因为单单瓶身的高度就超过了四十厘米。

    沈愈先用右手握住瓶口,然后稍稍让瓶子侧歪,待左手拖住瓶底时,才双手一起用力将观音瓶稳稳自博古架上拿了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