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7 (第3/4页)
到时候自己再私下服个软,事儿也就过去了。 就是不该最后拿皇帝自己来做比喻,徐循后来自己想想也有点后悔——这话说得是冒犯了点,但她当时也是有点咽不下那口气,都说丈八烛台,照得见别人照不见自己,皇帝昨天那话就完全是这个味道。也不知道孙贵妃到底是怎么和他说的,本来一件就该把憋屈往心里藏的事儿,倒要这样来永安宫在一群人跟前理直气壮地嚷嚷、发泄,好像还挺有理似的。这不是有病吗?这怎么说都是他和皇后的事,再多说点,把贵妃也给圈进去,那也是他们三个人的事啊,莫名其妙直冲进来就质问自己,丝毫也不顾场合,根本考虑不到自己能不能做人。噢,孙贵妃受的委屈就是天大的事,她徐庄妃就活该被这么撒气啊?不是说妒忌孙贵妃得宠,做人也不能这么偏心眼吧? 一个也是不想纠缠太久,一个也是徐循心里实在各种难以气平,冲口而出就那么给打了比方。她觉得别的都还好,真正让皇帝生气的也就是这句话。 该怎么做,徐循一直都没想好,赵嬷嬷和钱嬷嬷出去上课了,这几天都不进来当值,孙嬷嬷、李嬷嬷在这些事上还是差了点。徐循这时候就特别惦念柳知恩,在这种时候,柳知恩对她的帮助是最大的。 等到第三天早上的时候,徐循必须做出选择了——今天是妃嫔们三日一请安的日子。 恐怕还是得去…… 考虑过了不去的利弊以后,徐循遗憾地做出了选择。不去,这事儿就摆到台面上来了,不论是正经说待罪还是称病,都透着和皇帝闹别扭的感觉。她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让人们更加注意她和皇帝的关系,以及来议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