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26 (第4/4页)
天,实在被唠叨烦了,“那你们说,我该写什么。” 赵嬷嬷、孙嬷嬷和钱嬷嬷只怕都商量过这个问题了,三人大合唱,“您就往rou麻了去写。” 钱嬷嬷相对还要点脸面,“就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调调儿。” 孙嬷嬷比较大胆,“所谓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您就按这个意思去写。” 赵嬷嬷最实在,“您就说您想皇爷不就完了吗?奴婢没入宫时,记得隔邻小姑子回娘家,做相公的来接,高呼一声‘红儿,想你了’,小娘子也就跑出门去,两厢和好了。” 徐 循纠结了三封信,就是不想写这话,现在是被马十联手嬷嬷们逼到了墙角,再无计脱逃,只好含恨草书一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 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相思一夜情多少?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大哥,我想你了。” 也不给嬷嬷们拆看的机会,封好了直接让赵伦,“送到干清宫去!” 已是腊月,皇帝也有些事儿要做,竟不在宫里,第二日才遣人送了一枚玉佩回来,信倒没发回,倒是送回一封短笺,上头寥寥几行字:集句精神可嘉,意思更足,只仍不够。 钱嬷嬷很欣喜,“虽说不够,但能送玉佩,只怕皇爷这气,已消了能有九成了。” 徐循有句话,在心头滚来滚去,硬是滚得没说出口: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琚为玉佩,皇帝送一枚美玉佩,分明就是在说,自己送去的信,大概也就和木瓜一个价值,更是在暗示,他对于自己不端正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