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国 (第3/5页)
六十年代之前美国人的生活那真是无忧无虑的,山巅之城一点也不是扩张。 肯尼迪时期和约翰逊政府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不断拉升通胀水平。六十年代开始,美国产业竞争力不断下降,全球出口份额由百分之二十大幅回落至百分之十三。 肯尼迪总统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赤字财政政策,不断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增长、增加就业。 艾伦威尔逊倒不是指责美国的举动,因为英国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两国国情不同,英国是在殖民地开大建,一旦发现通胀出现? 那也没问题,通胀在发达工业国和一贫如洗的落后国家,忍受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实在搞不定了,就让大建的殖民地独立,独立之后把凯恩斯主义的后遗症全吞下去。 而美国那边,到了尼克松时期,尼克松政府为控制物价采取“新经济政策”,实行工资、价格管制,停止用黄金兑付美元,使得信奉自由主义的美国国民深感震惊,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抢购风潮。 无上权威一副我很懂经济的样子,搞得很像是一个权威经济学家,实际上他多年来就是在地产兴邦,管杀不管埋,英国拿好处,殖民地拿首府,然后首府变首都,这么一套流程。 事实上这一次英国展现了这么良心的胸怀,也是看上了六千万劳动力的孟加拉国,通胀怎么了?出现贫富差距又怎么了?不比整个国家都穷的当裤子强? 目前美国的通胀率是百分之六,失业率是百分之五,英国这两个数字都比美国低,说上一句形势大好并不过分。 这一次石油危机开始,英国已经可以确定置身事外,对经济的乐观预测应该是没问题的。 “事实上在石油危机之前,美国的待涨已经基本定型了。和越南战争的走势非常一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