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纵长 (第2/5页)
凌弱的世界,所以从实力地位出发,所以我们这些欺软怕硬的帝国主义国家,就把你们印度替换掉了。 至于德国,德国可是白人国家,还是欧洲主要大国,抵抗苏联的前线,那怎么能一样? 再一次,美国处在十分尴尬境地的时候,英国表达了不能坐视不理言论,但表示仍然可以给伊朗一个机会,不然将对面临主要世界政治力量的共同敌视,大英帝国奉劝伊朗好自为之。 伊朗人质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出台一系列制裁伊朗的措施,同时号召西方盟友对伊朗进行制裁,试图通过外交途径及早解决人质问题,而伊朗也提出了反制措施。至此,美伊双方陷入僵局,谁都无法提出和平解决的方案。 而英国这边,艾伦威尔逊几次面见撒切尔夫人,阐述自己的外交战略,希望英国出任这一次的合纵长,以强硬态度面对自由世界的敌人。关键这个敌人也足够有分量,但还不像是苏联这么不好惹。 当前英国的局面,也确实需要转移一下矛盾,撒切尔夫人同意这一点,艾伦威尔逊表示这一切都交给他,首先要驳斥伊朗人宣称的理由。 巴列维离开伊朗是和反对派达成协议的,即国王交出政权,反对派允许国王流亡海外;革命后,巴列维国王先后去了埃及、摩洛哥和瑞士,伊朗国内都没有提出异议,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病,伊朗国内突然要求引渡巴列维,这是没有道理的。 伊朗学生组织对使馆的冲击要远远早于巴列维前往美国,早先美国就有一名美国使馆工作人员被绑架,而之前德黑兰主要大学的学生领袖就在谋划占领美国和苏联大使馆了,巴列维国王前往美国只是个导火索,并不是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 他们反对美国的原因是担心美国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