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无波兰 (第3/5页)
翻了一页关于社会主义大家庭分工合作的讲话内容。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求进一步改善社会主义大家庭在国际范围内的分工、生产专业和协作。因此,勃列日涅夫把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国际分工”看作新科学技术革命形势下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时代要求”,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更要利用兄弟国家合作的优越性”。 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越需要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范围内改善分工、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这些过程已经在社会主义共同体中进行着,而且大家知道,进行得不坏。 经济互助委员会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的经验。各国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不同的生产能力。 要不说苏联在理论上面绝对是专家,国际分工论其实和几十年后的全球化是一个东西,苏联还专门拿出来一个理论来包装。 当然了,某大国坚决反对苏联的国际分工论,至少现在反对,认为老大哥是想要剥削自己。 老大哥剥削自己肯定是不可容忍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真剥削必须要是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行,这样受到剥削才心安理得。 看到苏联的国际分工论,艾伦威尔逊其实很感怀,因为他的那个记忆中,全球化已经走到尾声了,名存实亡是人们都知道的事实。英语国家认为别以为你工业规模大就能怎么样,离了你自由世界照样活得下去。 其实不管是哪一方,在嘴上优势在我的同时,其实也没把握就一定优势在我,都在坚持罢了,而且坚持的都很辛苦,认为对方会首先挺不住爆炸这个念想,就是坚持下去的理由。 “关于勃列日涅夫的分工论调,其实和欧共体的理念差不多。”艾伦威尔逊把文件放起来,自顾自的道,“有些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