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1983_第六十七章 特产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特产品 (第5/6页)

俺媳妇也正生第一个娃,她们娘俩一块坐月子,嘿嘿。”

    正说得眉飞色舞呢,就听身旁的刘青山一拍巴掌:“好,就用这个药酒参展啦!”

    “能行吗?”

    大老李还是有点担心。

    “放心吧,这几天叫生产车间赶紧弄出来几十瓶,当样品,最好把酒瓶子和外面的包装,都弄得精致一些。”

    想了想,刘青山又指指大玻璃罐子:“这个到时候给我也带去一罐子。”

    这叫增加透明度,里面的药材都瞧得一清二楚,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

    这些还不算完,刘青山又叫大老李把药酒里面那些药材的名称都罗列出来,还有药酒的功效,也都写出来,到时候,他再翻译成英文。

    最好是能拍摄一些照片,制成展板。

    展板是啥玩意?大老李又蒙圈了。

    刘青山连比划带说的,大老李总算是明白过来,表示一会就去县里的电视台请记者拍照。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定价呢?

    大老李揉揉酒糟鼻:“那就定四块钱一斤好了,这玩意不赔就算赚了。”

    刘青山挥挥手:“说啥呢,四块钱是成本价,定价八块好了,没有利润的话,咱不是白忙活了?”

    “啥,八块?”

    大老李伸开大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个“八”的手势,给刘青山的感觉,怎么有点抗战电影里的架势。

    旁边的郭厂长也向上理理头发:“八块是不是太贵了,比五粮液还贵呢?”

    “咱们这是药酒,是治病的。”

    刘青山知道,这时候国内和国外,在经济条件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

    八块钱在他们这边,可能是一个工人一周的薪水;但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