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保安机兵 (第2/4页)
,做兵器都得用粮食。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其实铁匠的工料价并不贵,只是经济崩溃的大环境下,其每日三四分银的工钱不足以让匠人在高昂的粮价面前吃一顿饱饭,这个时候只要有活儿,只要干一天活能吃一顿饭,匠人都会抢着干活。 而售卖战利品的第二件事,对讼师王锟同样是个难题,盛世古董乱世金,这些货不容易找买主,想脱手只能找那些要去南方的商人,这是个碰运气的事。 承运的岳父王锟在延安府也是个传奇人物,秀才出身,因为家里的地和商铺被亲戚霸占,自己又考不上举人,整整打了十年官司,熬走三任知县两任知府,才把官司解决。 这十年里为打赢官司一直强化其写讼词的能力,后来自家事了干脆就在延安府做起讼师。 一个不被朝廷认可的职业,通常讼师都有官面上的身份。 比如正德年间到嘉靖初年的信阳状师宋世杰,就是用衙门刑房书吏的身份代人写状子。 官场与律法不存在讼师这一职业,但百姓有这样的需求,就衍生出一种潜规则的变迁:认干爹。 要请王锟做讼师、写讼词、代诉讼,先认他当干爹干爷,再由干爹出马向衙门递状子,衙门不认也没办法,毕竟是家人。 因此王讼师人脉颇广,在延安府有一大堆干儿干女儿,各行各业贫富贵贱皆有,说起来日子过得比刘举人舒服多了。 倒卖战利这事,由王老爷做是再适合不过了。 而刘承宗,则在练兵打下手和读书之外,主要忙一件事——劝作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