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 转进 (第2/5页)
,而逃亡恰恰是周士相所不能容忍,因为他不能让太平营因为百姓的逃亡失去士气。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周士相不敢冒险,太平营的成份太过复杂,万一这些百姓不肯走,他很难依靠武力迫使他们走,因为他的士兵和百姓是一体的。所以他只能瞒,走一步瞒一步,一直瞒到百姓们即便知道实情可却再也无法回头那天。 ........ 军官的思想工作也是分批次的,周士相首先是亲自出面做通葛正、赵四海、葛义、蒋和等大樵山出身的军官思想,和这些人说得最多的就是罗定太穷,香山太富,继续呆在罗定,大伙不仅没什么油水可赚,还容易遭到清军进攻。到香山去,虽说这一路太危险,但真要到了地方却是能发大财的,而且还不怕清军来打,真打不过大伙就钻山窝子干老本行去,左右死得都是那些新入伙的,只要老弟兄们在怕个什么东西。 最后,周士相又是拍胸脯,又是漫天描绘到了香山后的美好前景,连哄带骗之下,把一众土匪出身的总旗们乐得合不拢嘴,一个个磨拳擦掌的恨不得马上就去周兄弟说得那个什么香山县去发大财,至于可能遭遇的危险,他们却是视而不见了。反正有周兄弟在,弟兄们就吃不了亏! 盲目的自大和自信正是周士相所需要的,他不怕这帮总旗自大,他只怕他们不够自大。一支军队在真正正规化前,自大就是一种资本,是一种底气,当然,有周士相亲自坐镇指挥,他当然不用担心这种自大会成为失败的苗头。 头脑尚保持清醒的只有邵九公一人了,他可不傻,旁人不知道到香山意味着什么,他能不知道?不过看到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