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二十八章:最新军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最新军报 (第3/4页)

整的边防体系,是在弘治朝才完整构建出来。

    但是当年太宗皇帝迁都北京,便是为了征伐漠北。

    这些年来,朝廷在边境上的布置,一直在不断的推进。

    具体来说,便是据险以守,连点成线。

    以固原,大同,宣府,广宁为基本点,在沿边各个隘口建立城池,驻以重兵,号为边镇。

    至弘治朝,最终形成了所谓的“九边重镇”。

    虽然现在还只是雏形,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于谦也起身道。

    “俞大人所言甚是,虏贼本为游牧之民,虽骁勇善战,但后勤难以支撑持久。”

    “也先一路进军,越逼近我大明境内,其粮草运输线路便越长。”

    “然则,若彼辈据我边镇作为转运点,则粮草辎重绵延不断,必成心腹大患。”

    事实上,在冷兵器时代,打仗打的就是粮草辎重。

    大明这次出兵,号为五十万大军,但是实际上能战者,不过二十余万。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就是为了供应大军的辎重后勤。

    对于大明来说,是这个道理,对于也先来说,自然也是!

    瓦剌大军一路南下,看起来势如破竹。

    但是实际上,他每进一步,后勤的压力就大一分。

    这也是瓦剌大军,每到一处,必定大肆掳掠的原因所在。

    若不靠掳掠补给,凭他们的转运能力,根本不可能供应十万大军这么长的时间。

    在场的大多数都是文臣,对于兵事并不熟知。

    虽然他们心里知道,这等事情不能答应,但是却并不知其所以然。

    然而作为兵部侍郎,于谦对于边镇形势,自然是了然于心。

    一番解释下来,众大臣心里也明白了七七八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