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4章 (第2/3页)
与太子爷奏对,就像一次次考校,想要过关破不容易。 倘若自个儿收了阳武侯府的财物贿赂,今日必定就是半只脚踏进鬼门关。 “天威难测,真是至理名言。 殿下还未登基,气势一日比一日深重,每一字都像景朝的山水凝聚,分量重到没边!” 万俟世走出暖阁,将宫门抛在身后,方才敢抬手,抹了抹额头渗出的汗水。 “可笑朝堂上还有些人看不明白,只以为殿下是因为皇后娘娘归天,心情阴晴多变。 反而两座国公府看得明白,太子监国二十年,也蛰伏二十年。 年年科举拔擢人才,詹事府养了多少青年俊彦。 还做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春秋大梦! 殿下杀多少人、贬多少官,都不愁无人填补!” 万俟世出身稷下学宫,并不崇尚清谈与辩数,可作为儒门弟子,王霸义利之道,总归熟悉得很。 赏以劝善,刑以惩恶,圣人所以御天下之大权者! 很明显,太子爷深谙此道。 这与上阴学宫所推崇的“醇儒”,恰恰相背。 “难怪上阴学宫亲近怀王,太子重事功,王霸并用,义利双修,此乃稷下之学说! 非同道中人也。” 万俟世心中思忖,他在詹事府闲着无事,曾翻过近十年的科举取士,讲武堂招生的大摞卷宗。 由此发现一桩至今还未被朝臣注意到的“小事”。 尽管每年的前三甲,多为将种勋贵所得,可大量的乡试、会试的人才,都被东宫分到一些清水衙门、或者府州下县打磨。 万俟世敢拍着胸口保证,哪怕太子爷把六部以下的百官朝臣,其中半数拖出去砍了。 只需半月,就能逐个填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