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_第六百七十五章 黑土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五章 黑土地 (第3/4页)

那最后征收的屯田子粒往往不止一斗二升。

    国公爷素来厚待子民。辽民们只为国公爷干了一年的开荒,就能分二十亩辽东旱田,只收三升田赋,这当真是大仁大德。而且国公治下法律森严,绝不会有官员欺辱百姓的情况。有了这二十亩旱田,回到故土的辽民就一个个全成为自耕农了。这比起以前农奴一样的军户好太多。

    有这二十亩旱田做自耕农,两口之家可以养活老人小孩。

    有人当场就冲动起来,就要选这“第一个选择”。

    领头的老人倒是老练些。他柱了柱拐杖,大声地问道:“靖局长,这第二个选择呢?”

    靖一善看了看这个老头,笑了一声,说道:“第二个选择,就是继续为国公爷开荒。再干四年,这四年每人每月给月钱一两五钱,包一日三餐,还有天津渔民捕获的新鲜鱼rou补充营养。四年后,每人分旱田一百亩。”

    听到靖一善的话,众人吸了一口凉气。这第二个选择,实在是太诱人了。

    且不说那一百亩田地,就说这一两五钱月钱,一日三餐有鱼rou的待遇,就比自己种二十亩田划算。种二十亩旱田,一年未必能赚得到十八两银子和一日三餐呢,更别提带鱼荤的三餐。

    再加上干四年后可以分得一百亩旱田,这买卖怎么看怎么划算。

    靖一善笑了笑,说道:“之所以让你们干满四年积下一百亩旱田,是因为用国公爷的机械,你们一个壮劳力照顾一百亩旱田没有问题。到时候你们一百亩田收六、七十石米面,一个个都要发了!”

    辽民们这才明白国公爷的良苦用心。

    一个中年人却心思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