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邪_第二章:方寸藏锋,心血养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方寸藏锋,心血养剑 (第6/6页)

,《浩然帛书》所记,如同量身定做,很适合己身品性。

    帛书著作,口诀千余字,言简意赅,极为艰涩深奥。细细研读思虑之后,发觉养剑只是初级层面。更深的东西,与书法文章息息相关,方是真髓所在。不过帛书后面许多文字,个个认得,可行文造句,连在一起后,却不懂意思。雾里看花,朦朦胧胧。

    每一次想潜心去体会掌握,却立刻思绪翻腾,精神像是狂躁发飙的马匹,引得脑袋胀痛,心胸烦闷不已,几欲作呕。

    如此大的反应,让陈三郎明白:现阶段自己根本不具备读懂帛书的条件。说白了,便是造诣不够,得继续学习领悟。

    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当从中求。

    那就走吧。

    路都是人踩出来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阶段最为关键的,便是熬打身体,把剑养活起来。当是压箱子的一项本领,或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陈三郎竟能坚持下来,有板有眼地学起了武。

    此事在巴掌大的泾县很快传开,成为一大新奇事,街头巷尾,热议纷纷。有人说,这是陈三郎自知学文不成,进不得学,所以干脆转行;又有人说,陈三郎其实和其他拜入武馆的富家子弟一样,别有所图,都是想借机接近许念娘的女儿许珺,垂涎人家美色;还有人说,陈三郎文不成武不就,迟早把家产败光……

    诸多议论,陈三郎置若罔闻,一心做着自己的事——每当时辰到,便于无人处,打开紫檀木剑匣,轻轻取出小剑来。

    剑尖刺指,滴血温养。

    相比这等死去活来的苦痛,练武那些简直便是小儿科,算不上什么事儿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