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荆棘满布,谋生之路 (第4/4页)
上的区别。 就说呢,红鲤岂会存心来害他?有那个必要吗? 住得便宜吃得贵,再算上来回路费,以及一些额外花费,陈三郎反复计算,身上的那点银子非常吃紧,稍稍用多了些,都可能没钱坐船回家。 平生第一次遭遇钱不够用的困境,他感受到了那种难以言喻的切肤之痛,那种迫在眉睫的焦虑感,有时候真得会把人逼入绝境。 由此反思:以前的自己大手大脚,真是不应该呀。 这难道就是钱到用时方恨少的真实写照? 即使精打细算地考完院试,但回家后的营生出路才是更大的难题。考不到秀才自不用说,就算有了功名,只怕暂时也难有作为。毕竟秀才只是士大夫最底层的功名而已,不具备实际的权势。 如何谋生?如何养家糊口? 从童子试到乡试,整整隔着三年之久。时间可以说相当漫长,难不成这段日子只能靠着母亲织布过日子? 不,绝不行。 陈三郎无法安然接受,那样的话,耻为人子。 既然如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谋图出路。然而一个文弱书生,无一技之长,谋生的办法真不多。想来想去,不外乎“卖字售文”。每逢新春前夕,满大街都有书生开摊儿,帮人写对联,藉此挣点钱。至于平常时候,笔墨生意极为冷清,无人问津。 君不见南阳府的那些书斋店铺,一天进不了几个客人?惨淡得很。 陈三郎想要卖字售文,连门路都摸不着。他没功名又没名气声望,谁认识他?谁会捧他的场? 这注定会是一条荆棘满布的谋生之路。 他决定这两天找时间到市面上转一转,看有没有别的机会。归根到底,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不抬脚,脚下永远不会有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