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二十三章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第3/8页)
诚是大珰,可是论关系亲疏远近,还是唐兴这个国丈爷知道的更多,当初唐兴跟着李宾言回京,就大明南下西洋的主要指导方略廷议之时,皇帝和于少保之间的政见不同,唐兴就比刘永诚知道的更多。 朱祁钰这个皇帝,并不是一个圣人, 而是一个不完美的皇帝,朱祁钰对侨民的态度大抵只比土人好上那么一点,圣天子、天可汗那一套理论,朱祁钰并不是很在意,于少保和皇帝政见不同,最终还是于少保说试试看,以实践为准。 若是这些海外侨民已无任何恭顺之心,那便弃之如敝履,若是可用,则物尽其用。刘永诚有些意外,坊间那些流言终归是流言,并不可信,皇帝似乎并不是独断专行之人。 信风再起,大明水师将会继续南下西洋之事。 大明京师,鹅毛大雪洒满了整个京师,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而此时的朱祁钰,正在讲武堂的议事厅对一件杀人案做第一次的复议,死刑三复奏,这第一次的复议,朱祁钰并没有朱批,而是将三法司叫到了议事厅,对整个案子进行梳理。 按大明制,遇大案、要案及难决之案,三法司会审仍不决,便会同吏、户、礼、兵、工五部长官,通政使司通政使共同审理,皇帝主持交办,三法司会同锦衣卫共理,在大明这被叫做圆审,也被叫做九卿会审。 朱祁钰并没有召开圆审,而是三法司会审,他对这个案子和三法司的意见不同。 「这个案子朕看了,并不复杂,杨正明当街杀五城兵马司校尉陈铭,事实清楚,人证物证书证俱在,铁证如山,杨正明杀人后并未逃跑而是投案自首,并无当堂翻供。」朱祁钰的表情颇为凝重的说道。 刑部尚书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