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明水师在剿匪 (第5/7页)
惶恐。」李成文赶忙谢了唐兴的夸赞。 军事要靠天赋,读书也是要天赋的,显然李成文在读书这方面很有天赋。 李成武的态度非常谦卑,可是这话里却是满满的自豪,李从文赴明已成定局,那么李从文越是有才能,大明就越重视,日子会好过很多。 唐兴大感惊奇,这一问一答中,暴露出了许多的细节,常言道大人 说话小孩少插话,这李成武大了李成文近二十岁,长兄如父,李成文回话,可是李成武并没有任何不满的情绪,也不觉得有任何的不妥,颇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可见平日里李成文和李成武的相处,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刘永诚、唐兴和旁人说话,哪个小黄门敢胡乱插话? 夜不收的情报对这个弟弟的收集并不是很完整,李氏有没有兄弟阋墙,这等辛密之事自然难以探听的到。 唐兴笑着说道:「哦?我大明文人墨客才高八斗比比皆是,这话在南洋说的,在大明可万万说不得,这读书人最是难缠了。」 「大明乃是文教鼎盛之地,所以才要前往求学。」李成文见哥哥不说话,只好回话。 李成武多少有些紧张,前几日的火炮轰鸣,这来到大营之后,见到了贵人,有些坐立不安,腚只挨着半个凳子。 不卑不亢的弟弟,略显紧张反应慢半拍的哥哥,唐兴和刘永诚多精明的两个人,便是看出了些许猫腻来,这李家这李从文担任的角色,显然是非常重要。 而后唐兴、刘永诚对重设旧港宣慰司一事,和两兄弟深入的交换了意见,而这悬而未决的宣慰使人选也算是确定了下来。 刘永诚、唐兴从松江市舶司出发之时,可是带了大量用过印的空白敕谕,这也是永乐年间,郑和下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