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卫首都 (第5/6页)
影响很大,轻易放弃南京,有碍国际观瞻,对国人抗战必胜的信心士气打击也是很大的。咱们的作战厅长刘斐说的好,上海决战之后,短时期内我军已无法再次进行决战,南京固然要守,但只能是象征性的守。做适当抵抗之后,主动撤退,不在乎一城一池得失。12团,顶多18个团来保卫南京就可以了。” 同时,应在后方对部队进行整编、修整,尔后寻找战机,再与倭寇决战。 可惜,刘斐的这一作战主张并未得到采纳。 委员长明知南京不可守,但却一定要守。 而唐生智虽然是历次南京保卫纲要的主要制定者,资历又非常老,但要让他独当一面,死守南京,委员长还是看错人了。 “南京要是沦陷了,必然是腥风血雨。”孟绍原在那怔怔地说道:“吴助理,告诉咱们的人,能够撤离的,全部撤离,保存有生力量吧。” 吴静怡实在不理解孟主任为什么对南京保卫战如此悲观,在她的印象里,孟主任一向都是个非常乐观的人。 那些看起来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务,也都被他不可思议的做到了。 上海虽然丢了,可是在南京,名将精锐云集,又何尝不能再创造出一个奇迹来呢? 这也不能怪吴静怡,当时国人的思想大都如此,他们亲眼看到国军将士在上海整整打了三个多月,保卫首都,一年半载总能够守下来吧? 他们却没有看到,淞沪会战,把中国的军队都打伤了、打残了,撤退的时候一片混乱,建制全无。 现在最要紧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