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8章 大豆危机 (第3/5页)
上最适宜种大豆的黄金地带。 但是现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却成了全球前三的大豆产地,大豆在中国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小。 从全球第一的大豆生产国变成全球第一的大豆进口国,这个巨大变化的根源,就是二十年前,国际资本精心炮制的两次大豆危机。 第一次大豆危机发生在2003年8月,美国农业部以天气影响为由,给出美国大豆大范围减产的预测,并将全美大豆库存数据调至20年来的最低点。 随后,由于严重的减产预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开始一路上涨。 3个月后,因为中美贸易存在的长期逆差,美国开始频频向中国施压,单方面决定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中美的经贸往来剑拔弩张。 为缓和经贸关系,在美国大豆协会的邀请下,中方宣布向美国派出,由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组成的大豆采购团。 2004年初,中国大豆采购团赴美,此时的大豆价格历经半年多上涨,已从540美分/蒲式耳,涨到了1060美分/蒲式耳,涨了将近一倍。 由于国内企业缺乏衍生品交易经验,且片面听信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中国大豆采购团在赴美期间,在大豆价格的最高点,签订了800多万吨的大豆期货合同。 这些大豆期货合同成了中国大豆产业沦陷的开始。 采购团离开美国仅1个月,国际大豆价格开始爆跌,美国当年的大豆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