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_第四百二十八章 对南国的误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八章 对南国的误解 (第2/8页)

着重提到了南方士兵的作战意志,称与他们交手的三千明军,并不是普通的卫所兵或者是募兵,而是南直隶亦或是淮安府当地抽调而来的部队,俗称藤甲兵。

    并且陈二黑还在战报上附带了自己对于这些藤甲兵的评价,陈二黑认为这些藤甲兵在战术上,士兵的基本素质上只能算一般,并不比明军的大多数卫所兵更强。

    其小规模布成阵势,并不适合大规模战争的需求,前排的长矛兵过少,缺乏重甲长矛手,配属的刀盾手和弓弩手往往无法在正面交战中给予前排的长矛手太多的支援。

    而更关键的是,他们的小团队之中,竟然还有人负责专门割脑袋!

    这在大乾的指挥官们看来,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嗯,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情况在大乾王师里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因为大乾王师不以首级评定战果,而是以是否顺利完成任务来作为评定战功的核心依据,其次杀伤数量也只计算集体战果。

    当然了,如果有极为骁勇的士兵生猛如虎,能够独立厮杀中击杀众多敌军,那么肯定也会进行单独叙功。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常见,而且大多只见于重甲刀盾兵之中。

    至于长矛兵、火枪兵、弓箭手、骑兵等兵种,都是集体作战的,比如说火枪手一轮排枪打过去,对面倒下了若干敌军,但是谁能分得清是谁打中的啊,根本分不出来好吧!

    陈二黑对藤甲兵的基本战术评价不高,对藤甲兵的单兵基本素质评价也不算高!

    但是有一点评价却是极高,那就是前面提到的,藤甲兵死战不退的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