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 完美大结局 (第21/73页)
口,那感觉不像在吃包子,倒像在吃馒头。 粮食涨价的相关意义,除了令百姓们怨声载道外,各商业行当也有不同的怨言。比如说刺绣坊、染坊、纸浆坊等大量用工的地方,都是要管工人的一日三餐的。粮价一涨,吃食上就要涨价,给工人们吃不饱,工人们不会好好干活,但是还像以前一样,就意味着成本要上涨一部分,这样一来各工坊的物品价格也跟着上涨。 各行各业都在上涨物价,老百姓的开销就不只是粮食涨价的几个铜板,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他们怎么受的了。于是,要求加薪的呼声越喊越高,有些小老板撑不住了只能相应的涨些工钱,不愁工人的大老板们还在硬挺。因为一旦工钱涨上去成本又要增加,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还是要进行第二次涨价。 一时间大元和陇南国的整体物价都有不同程度上涨,当然这也直接会影响到皇宫里的各项物资开销。占楚和戚宸轩刚刚登基为帝,虽然屁股坐稳了,但是国家机体却不像以往,所以一点小事都有可能是大事,更何况是物价上涨的民声大事。 二人纷纷下令查询物价上涨的原因,最后查到根上是因为粮价的上涨。关于粮价上涨的问题,两个人还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粮食在三国之间向来是君王的软肋。 没有足够的粮食对老百姓进行补充,商家因为粮食短缺涨价也是理所当然,要么朝廷拨款补足粮食差价,要么朝廷供应平价粮。但是这两件平息措施都是他们二人给不起的,至少目前是给不起的,所以最后只能沮丧的听之任之。 然而这一切还没有完,一个月后,月惜又下了第二道命令,三国的粮食再加价百分之五十。 这下连大商家也受不住,纷纷涨价,才不至于自己受损失。当然受害最深的是老百姓,有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